
中華文明五千年,名字流傳及文化也有三千年的歷史,中華姓名學看似簡單,其實并非如此,隨著歷史的推移,中國名字學的進展也由單一的代號向個人象征發展,其中包含陰陽五行、周易八卦、古典文學等中華文化的大綜合。
《中華姓名學》,一般人認為:在所有的五術預測中,是最簡單最易入門的一種學術。它“不需要任何基礎”,不論聰明與否,只要買上幾本書看一看,就以為自己學會了《中華姓名學》。便開始為別人評斷姓名,查看吉兇。
他們認為:只要知道“八十一數理”筆劃的吉兇、“三才配置”和五格的吉兇,便已完全掌握了《中華姓名學》的真諦。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排定出格式,格式一經排定,便可輕而易舉的排列、組合出很多甚至上百個名字。所以,很多人在為小孩取名時,隨便的在書店或書攤上買上一本或兩本《中華姓名學》,看上十天半月,甚至十天八天的,就自認為很行了,便為自己的孩子、甚至別人的小孩命名或改名,實際上是非常冒險的。
更有一些“聰明”人,他們什么也不懂,只是把《姓名學》的書看了看,不會排八字,不知到小孩命中缺什么五行。在他們看來,這個簡單。于是,就找人把小孩的八字排出來,看看八字里面缺什么,(也不管用神、喜神)便在名字的格式中進行“彌補”。他們認為,八字中缺的五行,只要在名字中加以彌補,就萬事OK啦!你問他小孩八字的用神、喜神是什么?他不知道。他知道的是,小孩命中缺的五行,都已“彌補”,這樣五行就“平衡”了。如此的“聰明”之人,讓人感到“佩服”。
這種人,如此的輕視一門學問,讓人感到茫然。筆者研學十年有余(可能是因為鄙人過于笨拙的緣故吧。),如今,也不敢說把《中華姓名學》學通了。更離譜的是,有的人只選中某一“格式”或某一“數理”即為小孩命名,也不管適合不適合命局,就要運用,自認為自己很聰明,而沾沾自喜,以為《中華姓名學》也不過如此,也就是拼湊一兩個字而已,有什么大不了的學問。殊不知,“聰明反被聰明誤”,兒女的一生,或許就是這樣在他們的“聰明”之下,造成了終生遺憾。嚴重者,幼小夭折、中途喪命、或者走上了不歸之路。輕者,人生坎坷、婚姻失敗、病災、殘廢、刑罰、牢獄等。因此,在為小孩命名時,一定要結合八字的喜用神、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、卦理等,來進行命局的調整,使其一生平安吉祥,切莫自作聰明,而害了子女的一生命運。
如今的“起名店”,魚目混珠,看風水的、算命的等等,看到今日的名字逐漸被人們所重視,便也打出了“××起名館”、“××起名中心”的招牌為人“服務”。而他們對《中華姓名學》真正懂了多少,只有天知道。如果你給他一個名字讓他去分析(不告訴他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時),讓他從名字上去測此人的性格、父母、兄弟姐妹、婚姻家庭、疾病、流年運程……看他能否測出(《中華姓名學》是一門專業的學科,如果把《中華姓名學》學好,這些方面都可以測出來)。假如:你把名字告訴他后,他一定要問此人的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時(否則他什么也說不出)。至此,已可證明,他根本就不懂《中華姓名學》。試問,象這種起名館,你還能讓他給你的寶寶取名嗎?
任何一種學術,都是博大精深、奧妙無窮的,不允許任何人對它蔑視和玷污?!吨腥A姓名學》一門專業的學科,它不同與其他五術。假如你在風水、手面相、算命術……等方面上有一定的學識,但不一定在《中華姓名學》上也有一定的造旨。同理,在《中華姓名學》上有所研究的,也不一定在其他的五術上都過關。
在此,奉勸那些“起名店”的“大師”們,好好的學習一下《中華姓名學》的知識,再為他人服務。切莫惟利是圖,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,而誤人子弟,使人遺憾終生!